时间:2019-12-24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

古人写秋天的诗,用一个字来形容,就是“丧”。

自宋玉在《九辩》中说“悲哉秋之为气也”,历朝历代的诗人写秋天,便以离愁别绪、身世之叹为主调。毕竟,秋心为愁嘛。刚刚经历了浓墨重彩、生机勃勃的夏天,一到秋天,木叶摇落,西风渐紧——一世繁华皆凋零。所以每逢秋风乍起,古人便纷纷开始叹飘零、悲寂寥了。只是这样的句子读多了,难免被诗人的愁绪所感化,觉得心情抑郁。深秋之时,正是乍寒还暖时候,最难将息。何以解忧?唯有赖床。

不过,在你借口天冷没暖气起不了床的时候,也别忘了这个季节的馈赠,那就是:美食!读书之秋、艺术之秋、体育之秋……更是食欲之秋。那么,秋天都有哪些好吃的呢?

莼菜

-鲈鱼和莼菜-

西晋时,张翰(不是那个张翰)因为想念家乡的鲈鱼和莼菜,毅然抛弃官职,从当时的首都洛阳回到了吴江。吴江呢,就是现在的苏州。而鲈鱼和莼菜,相信南方的碰友们一定不陌生。

思吴江歌

西晋·张翰

秋风起兮木叶飞,吴江水兮鲈正肥。

三千里兮家未归,恨难禁兮仰天悲。

《世说新语》中记载:“张季鹰辟齐王东曹掾在洛,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莼菜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驾便归。俄而齐王败,时人皆谓为见机。”

两晋历史之混乱,恰似《好了歌》中所唱: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张翰便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虽然凭借自身才干做到了齐王东曹掾(yuàn),终究还是遇上天下大乱,难以安生。此时思念起故乡的珍馐美味,到底是因为吃货本性难移,还是明哲保身的托词呢?不管怎样,总之,从此“莼鲈之思”就成了思乡之情的代名词,频频被后世文人提(tu)起(cao):

崔颢《维扬送友还苏州》:“渚畔鲈鱼舟上钓,羡君归老向东吴。”

白居易《偶吟》:“犹有鲈鱼莼菜兴,来春或拟往江东。”

皮日休《西塞山泊渔家》:“雨来莼菜流船滑,春后鲈鱼坠钓肥。”

元稹《酬友封话旧叙怀十二韵》:“莼菜银丝嫩,鲈鱼雪片肥。”

苏东坡《思吴江歌》:“季鹰真得水中仙,直为鲈鱼也自贤。”

陈尧佐:“扁舟系岸不忍去,秋风斜日鲈鱼乡。”

陆游:“今年菰菜尝新晚,正与鲈鱼一并来。”

辛弃疾:“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

宋敦儒:“失却故山云,索手指空为客。莼菜鲈鱼留我,住鸳鸯湖侧”。

葛长庚:“已办扁舟松江去,与鲈鱼、莼菜论交旧。因念此,重回首。”

……

莼鲈之思,真是文(chi)化(huo)界传承久远的一份执念啊。

鲈鱼到底美味在哪里呢?它肉质白嫩紧实,呈一片片蒜瓣形,吃起来鲜嫩清香,没有一丝鱼腥味。而且除了鱼骨架,几乎没有细密的小刺,非常适合不会吐刺星人。无论是清蒸、红烧、熬汤,还是以豆豉佐之、以柠檬淋之、以糖醋拌之,浓妆淡抹、红肥绿瘦,总是相得益彰。

最有名的鲈鱼是松江鲈鱼,又名四腮鲈鱼。它曾是我国渤海、黄海及东海沿岸常见的食用鱼类,大概便是常被写进诗里的“正牌”鲈鱼了。松江就是流经现苏州市吴江区的吴淞江,在宋代,江上曾有座垂虹桥,桥面建有垂虹亭。米芾有首《垂虹亭》:“断云一叶洞庭帆,玉破鲈鱼金破柑。好作新诗寄桑苎,垂虹秋色满东南。”因为垂虹桥所处太湖水域盛产鲈鱼和莼菜,当时的文人雅士常常登上垂虹桥品鲈脍,饮美酒,赏秋色。

然而,历经几百年的战火和自然灾害,原来的垂虹亭早已不在;近数十年来,因为污染和捕捞过度等原因,野生松江鲈鱼也已很少见,甚至被国家划归为濒危动物。有资料说,以前钱塘江,几乎年年都有松江鲈鱼出现,但这两年一共也就发现了40多条。(所以说,鲈鱼这种动物,真的不是被楼上那群吃货历经千年、一点一点吃到濒危的么?)要想吃到纯正的鲈鱼,大约是不容易的了。好在科技在进步。今天,即便我们吃不到野生的松江鲈鱼,也还有养殖鲈鱼、加州鲈鱼、海鲈鱼、河鲈可以替代,据说味道也不错。

莼菜汤

至于莼菜,因其性喜温暖,遇霜冻则根茎枯死,所以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江浙一带。莼菜属睡莲科,外形也酷似小小的荷叶,入口嫩滑圆润,鲜美异常,还富含胶原蛋白。以小编自己的经验来说,口感类似丝瓜和木耳菜的合体,滑溜溜的,煮汤很鲜。来自北方的盆友们有机会一定要尝试一下。

-板栗-

南宋末年有位诗人名叫舒岳祥,他曾经这样描写栗子:“兔子成毫紫,鹅儿脱壳黄。寒宵蒸食暖,饥晓嚼来香。”诗名就叫《初食栗》。若不是指尖常沾糖渍,齿间常噙栗香,如何能描绘得如此生动?这位舒先生,大概也是食栗界的老饕了。

同样身为板栗爱好者的还有陆游。

“齿根浮动叹吾衰,山栗炮燔疗夜饥。唤起少年京辇梦,和宁门外早朝来”——这是夜里吃栗子;“梦中何许得嘉宾,对影胡床岸幅巾。石鼎烹茶火煨栗,主人坦率客情真”——这是梦里吃栗子;“饥坐炮燔多巨栗,醉归怀袖有新橙”——这是吃到了大个栗子。真真爱之切,昼思夜想,寤寐思服。

中国人种植、食用栗子的历史十分悠久,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诗经》有云:“栗在东门之外,不在园圃之间,则行道树也”;《左传》也有“行栗,表道树也”的记载。《吕氏春秋》中说:“果有三美者,有冀山之栗。”“冀山之栗”就是今燕山山脉所产的板栗。三国时陆玑的《毛诗草木鱼虫疏》称:“五方皆有栗。……唯渔阳、范阳栗甜美长味,他方悉不及也。”据说海昏侯墓出土的青铜火锅里还留有板栗的残留物,可见板栗爱好者传承之悠久。

清代著名吃货,不对诗人袁枚在《随园食单》中三次提到栗子,一次是“点心单”中的“栗糕”,烹调法为“煮栗极烂,以纯糯粉加糖为糕蒸之,上加瓜仁、松子”,并注“此重阳小食也”。一次是“新栗新菱”:“新出之栗,烂煮之,有松子仁香。”写完还顺便黑了一把南京人:“厨人不肯煨烂,故金陵人有终身不知其味者。新菱亦然,金陵人待其老方食也。”还有一次是“羽族单”中的“栗子炒鸡”:鸡斩块,用菜油二两炮,加酒一饭碗,秋油一小杯,水一饭碗,爆七分熟;先将栗子煮熟,同笋下之,再煨三分起锅,下糖一撮。白煮、蒸糕、炒菜,反正栗子怎么料理都好吃,这是三百年前一位孤独的美食家的经验之谈。

栗子成熟在秋季。寒冷的夜晚,手捧热乎乎的栗子,剥开它不起眼的外皮,看它露出金黄色的果肉,放入口中,香甜软糯、回味无穷。“中黄比玉质,外刺同芡苞。野人寒斋会,山炉夜火炮。”“齿根浮动叹吾衰,山栗炮燔疗夜饥。”“寒宵蒸食暖,饥晓嚼来香。”若是古人也有“深夜食堂”,想必栗子一定名列菜单榜首。无论人生失意之际,还是秋夜霜寒之时,栗子都是一种慰藉,既是对肠胃,也是对心灵。感谢造物主,让我们在这个秋风萧瑟的寒冷季节,能吃到这么接地气、可即食、好吃不贵的食物。

-橙子-

陆游不仅热爱栗子,也性喜香橙。

《幽居》:饥坐炮燔多巨栗,醉归怀袖有新橙。

《野兴》:汤饼煮成新兔美,脍齑捣罢绿橙香。

《小饮示座中》:谁知翦烛焚香夜,恰是搓橙破橘时。

《明日又来天微阴再赋》:照水须眉见,搓橙指爪香。

《雨三日歌》:轮囷新蟹黄欲满,磊落香橙绿堪摘。

《风雨》:邻人闵我寒,墙头过浊醪;时哉一昏醉,新橙宜蟹螯。

《饮村店夜归》:灩灩村醪君勿辞,橙椒香美白鹅肥。

《悲秋》:梦回有恨无人会,枕伴橙香似昔年。

……

这么多写橙子的诗,都出自放翁的手笔,是不是很惊人?印象中的放翁,是那个写“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放翁,写“镜里流年两鬓残,寸心自许尚如丹”的放翁,也或者是那个写“红酥手,黄腾酒”的放翁,写“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放翁,但绝不会是一个没事爱搓橙子的放翁……(他还有一个身份是铲屎官,这里就先不提了。)

其实,爱橙子的人也不只陆游一个。苏轼有诗云:“髻重不嫌黄菊满,手香新喜绿橙搓。”除此之外,还有“江头风景日堪醉,酒美蟹肥橙橘香”“橙蟹分甘,莼鲈专美,露酒霜柑”“酒熟蟹螯健,橙香鲈脍肥”“煨芋荐蛆白,开橙擘蟹黄”……这样看来,似乎橙子和螃蟹搭配着吃更加美味?

出于好奇,小编上网百度了一下,竟有惊人发现——

“G20杭州峰会在9月4日晚举行的国宴上,出现了一道南宋名菜——蟹酿橙,这道流传多年的杭州名肴,从食材、制法、过程、成品上看,都可称得上是一款奇思妙想的艺术化菜肴。

蟹酿橙

“据记载,‘发明’蟹酿橙这道菜的是南宋一位文人,叫林洪。他年轻时求仕途无果,便索性过起了闲云野鹤的逍遥生活。但他并非颓废度日,而是研究起了菜肴,并著作成书。

“林洪常常和友人们携带美酒和菜肴出门游玩,在吃螃蟹时,林洪常常在思考,怎样才能既吃到蟹的鲜美,又能免于手剥牙咬之劳呢?于是他想到找一个‘容器’提前将蟹肉装起来。

“‘蟹到强时橙也黄’,正巧在东部沿海,每到秋天,蟹和橙都会成为人们最常一起吃的食物,先人便认为橙是食蟹时的最佳伴物,林洪自然也将两者联系了起来。

“‘味尤堪荐酒,香美最宜橙’,也许受此启示,林洪选择用橙配蟹,他剥壳出蟹肉,剜瓤留橙囊,以肉实囊,入甑(陶制炊具,底部有透气小孔)而蒸,这就是最初的蟹酿橙。

“就是这一‘酿’,在偶然间便把橙的芳香和蟹的嫩鲜充分地释放了出来,让人倍感‘香而鲜’。当揭开橙顶,用小匙从金黄色的橙囊里舀出锦绣般的蟹肉食用的时候,巨大的满足感自然涌现。”

螃蟹配橙子,感觉,还真不是一般的好吃。

-桂花-

我知道你要说,这是吃的吗?这难道不是观赏植物?可是,对一个从小吃着糖桂花长大的人来说,闻到满城桂花香,首先被唤起的,一定是食欲。

桂花虽不若菊花、芙蓉色泽鲜艳、形态各异,但胜在盛开时香气浓郁,且其香味幽雅清新,令人闻之忘俗。仲秋时节,金、银、丹桂尽皆开放,丛丛簇簇,望之可爱。江淮一带遍植桂花,走在大街小巷,时而闻到幽香扑鼻,便知附近一定栽有桂花树。

赞美桂花的诗词也很多。比如李清照早年便写过一首《鹧鸪天·桂花》:“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照易安的说法,简直把梅花和菊花都比下去了;屈原当年写《离骚》不提桂花,简直是无情无义啧啧啧。

桂花糕

因其令人陶醉的芳香,桂花常被用以佐味。桂花糯米藕、桂花鸭、桂花糕、酒酿桂花圆子、桂花糖芋苗、桂花酒、桂花茶……哇,简直是什么食物里都可以放桂花,热菜、凉菜、主食、点心、饮品……只有你想不到,没有我做不到;只有你不敢做,没有我不敢吃。对广大吃货来说,当嗅觉被甜美香气挑动的时候,味觉渴望得到同样的满足是一件再自然不过的事。

糯米桂花圆子

不过,因为桂花的小清新属性,把它和糖搭配在一起是最常见的做法。甜食好吃,但也容易吃腻,而桂花的香气正好解腻。白色的汤圆珠圆玉润,金黄的花瓣点缀其间,热气腾腾,芳香扑鼻,让人看了食指大动。相信我,在宁波的传统小吃店“缸鸭狗”就能吃到这样一碗酒酿圆子(这不是广告)。如果你不怕排队,可以去最近红遍大江南北、需要出动保安维持秩序的“喜茶”,点一杯奶香、花香、茶香同样浓郁的桂花乌龙茶或者桂花芝士绿茶。喜欢咖啡的盆友也可以走进随便哪家星巴克,看咖啡师入乡随俗,在星冰乐里撒上一大把桂花和焦糖(再次不是广告)……正是所谓秀色可餐。

清代诗人符曾曾写过一首《上元竹枝词》:“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是不是看着就饿了?

每日赠书+新书速递:

●你还能想到什么秋季美食?

请在评论区留言,我们将综合留言质量和热度选出一位书友,赠送新经典出品的新日历一本。

《每日读诗日历》

“此花不与群花比”,这是一本独特的日历。

这本日记每天选的,基本都是古人在历史上的这一天写的诗。而且作了精心解读。比如年2月25日,是农历正月初十,所选的古诗就是陆游的《癸亥正月十日夜梦三山竹林中笋出甚盛欣然有作》。

我过今日,古人亦曾有今日。

我在今日,读古人今日之诗。

你每一天翻读着诗,可以知道古人在这一天的心情。是不是很奇妙?

就像书封上说的——

我过今日,古人亦曾有今日

我在今日,读古人今日之诗

不妨跟着它,一起去时光上游看看。

作者廉萍,七一年生人,北大中文系古典文学博士,古诗词专家。凭借二十多年的专业积累,历时五载,便览从汉魏到明清各个时代的诗作,悉心挑选,按照每天的物候时令,并配以与诗文相关的古代书画名作,诗与日相称,画与诗暗合。并以生动优美的文笔,把诗词背后的情感、蕴义及故事娓娓道来,温暖动人,富于文人趣味。

在市场上年年日历一片红的情况下,每日读诗使用了经典的Tiffany蓝,又称“知更鸟蓝”,恬静淡雅,被喻为“幸福的颜色”。肌理布面,烫印金色线条,极显精致典雅,打造高颜值、与众不同的欣赏体验。

-内页详图-

文章版权归新经典文化股份有限公司所有/图片来自网络

欢迎转发朋友圈,转载请联系后台/本期编辑:焕焕









































小儿白癜风有什么症状
小儿白癜风有什么症状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candycc.com/ghhy/ghhy/16654551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