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2-5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诞生在柴山保地区

在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苏维埃政权建设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年11月至年5月为萌芽阶段。这个时期伴随武装起义建立苏维埃政权机关。如黄麻起义后成立的黄安县农民政府。年4月,“二次暴动”后成立的程维德村农民委员会和檀树岗乡农民委员会。因当时一般人不了解“苏维埃”,所以戴克敏、曹学楷他们决定叫“农民委员会”。第二阶段:年6月至年5月为过渡时期。这个时期大多建立过渡性的苏维埃政权,行使苏维埃政府职能,主要在柴山保地区。第三阶段:年6月至年10月为成熟时期。这个时期正式建立和完善苏维埃政权机构,普遍建立乡、区、县、市、省各级苏维埃政府。年5月30日至6月9日,鄂东北特委为了加强革命根据地建设,进一步贯彻党的“六大”决议,在柴山保召开了黄安、麻城、黄陂、孝感四县县委及红三十一师领导人参加的第二次联席会议。会议通过了《苏维埃问题决议案》。《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史》上说:“为了加强根据地政权建设,会议作出由乡而区、而县召开各级苏维埃代表大会,选举成立苏维埃政权的决定,并依据‘六大’关于苏维埃政权组织问题的决议精神,比较详细地制定了苏维埃组织法和包括临时土地政纲、中小商人和富农问题、粮食问题、公积祖积问题、纳租与还债问题、没收反革命财务处理问题、赤卫队问题、肃反问题、文化问题、财政问题等内容的《临时政纲》,形成了鄂豫边区第一个比较完整的施政纲领。”联席会议之后,以柴山保为发源地的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各级苏维埃政权纷纷诞生。《新县革命史》载:“一九二九年八月间,柴山保地区接连建立了三个乡苏和弦南区苏。”《光山县革命史》载:“年8月,中共光山县委、光山县农民委员会在光山南部大朱家召开了全县工农兵代表大会,大会代表多人。大会讨论了光山县革命政权建设、武装起义和土地革命等问题。大会正式宣告成立光山县工农民主政府(即光山县苏维埃),大会选举程炳煌为工农民主政府主席,王宗久、郭兴仪、罗明高、秦汉文(女)、傅梅臣、陆汉卿(女)、韩浚川为工农民主政府委员,韩浚川兼秘书。”年12月商城县苏维埃政府成立。年2月,黄安县苏维埃政府在黄安紫云区箭厂河(今属新县)成立。同年初,麻城县苏维埃政府在麻城顺河集张家岗西冲成立。由此看来,光山县苏维埃政府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第一个建立的县级苏维埃政府。

有人说,商城县苏维埃政府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第一个建立的县级苏维埃政府。这显然与史实相违背。其理由否定年8月在大朱家成立的光山县工农民主政府是苏维埃政府。实际上,光山县工农民主政府就是苏维埃政府。《光山县革命史》上明确指出工农民主政府就是苏维埃政府。这是因为:其一,光山县工农民主政府,是按照法定程序成立的,召开过工农兵代表大会,由代表民主选举产生政府组成人员;其二,成立于鄂东北特委召开的第二次联席会议作出《苏维埃问题决议案》之后;其三,“工农民主政府”清楚揭示了苏维埃政府的实质。六大《政治决议案》(年7月9日)指出:“以苏维埃为国家政权形式的工农民主专政,就可以成为转变到无产阶级专政的出发点。”苏维埃即是工农民主专政的政权;其四,作为音译的“苏维埃”,大多数人不知道是何物。使用“工农民主政府”名称容易为一般工农大众所接受。

没有柴山保,就没有整个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柴山保作为鄂豫皖苏区最早建立起来的一块根据地,相对稳定,是较早建立苏维埃政权的地区。《新县革命史》上载:“在此之前,紫云和乘马等区也先后建立了区、乡苏维埃。紫云区有一乡苏(包括詹湾、曹冲、石岗、箭河、代湾)、二乡苏(杨家畈)、三乡苏(油榨湾、汪墩)、四乡苏(塔尔岗、江家岗)等。乘马区有四乡苏(王楼)、九乡苏(计河)、六乡苏(何铺)、七乡苏(黄土岭)等,现在均属新县范围。这些地区的区苏维埃大约在一九二八年开始建立,赤卫队、少先队、童子团也是这时建立的。”引文中提到的地区属于黄麻革命老区,当时属于以柴山保为中心的鄂豫边革命根据地。张国焘在《我的回忆》中说:“不用说,一个政府的命名,是有重大影响的。苏维埃政权在这个区域已经有了约三年的历史,仍不为一般人民所了解,不能不说是一件极大的憾事。”他这番话是讲年7月鄂豫皖根据地的情形,那时“已经有了约三年的历史”,推算起来,这里建立苏维埃政权始于年,正是柴山保革命根据地开辟的时候。

柴山保根据地创始人,非常重视思想文化建设,注重利用戏曲、歌谣传播革命思想,反映新时代新生活。《红安县志》上载:“中共各级组织和苏维埃政府的领导人亲自参与文化宣传活动,王秀松、徐朋人、郑位三、戴季英、曹学楷、戴克敏、陈定侯、成仿吾等,都编写了不少为群众喜爱的歌谣,仅陈定侯一人就创作歌词20余首。”上面提到的领导人除成仿吾外,其他都是柴山保根据地创始人,另外还有吴焕先、戴季伦、王树声等。早在大革命时期,戴克敏、曹学楷、吴焕先等人利用文明戏启发农民觉悟,灌输革命思想。年12月,戴克敏自编剧本《仇恨》,并与曹学楷、戴季伦登台演出,深受群众欢迎。年2月16日,吴焕先、曹学楷等人在紫云区(今新县箭厂河乡)农民协会成立大会上演出自编自导的文明戏《长工斗地主》。黄麻起义失败后,吴焕先率领部分革命军转战到天台山,教战士们唱自编的歌谣:“深山密林是我房,茅草石板是我床,任凭敌人逞凶狂,坚决斗争不投降……”年初,曹学楷来到柴山保曹湾发动群众,带来了一部油印机,编印革命口号、歌谣等,其中有一首《穷人歌》。年11月,中共鄂东特委出版《血潮》,同年12月改为《英特纳雄耐尔》,是鄂豫皖苏区最早的一家报纸。这个刊物令人想起《国际歌》那高亢激越的音调:“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桂歌中“唱一曲国际歌庆祝苏维埃”,只有在这样的背景下才有产生的可能。大别山区民歌渊源流长,人民群众喜欢用民歌的形式咏叹自己的生活。至今在新县的深山区,冬天围在火塘旁,老人们可以给你唱上几天几夜的歌谣。在柴山保地区,人民群众创作了大量的红色歌谣,真实的记录了柴山保根据地从开辟到发展壮大的全过程。黄麻起义时,起义军高唱《暴动歌》。年4月,工农革命军从木兰山转回黄麻老区,取得“二次暴动”胜利,群众作歌唱道:“党员游击转回还……”。6月,开辟柴山保根据地的第一仗河南湾之战胜利后,群众创作《工农革命军真勇敢》。7月,桂系十八军一个连哗变,来到柴山保参加工农革命军,群众又创作《我们来哗变》。在建立革命政权的过程中,人们传唱戴克敏教唱的革命歌曲《我的江山我主权》。在柴山保,每一个重大的活动,人们几乎都用歌谣的形式加以记录和歌唱。自然,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苏维埃政权,人们会从心底里发出歌唱。

由此看来,桂歌在柴山保地区产生并传唱开来更合乎历史逻辑。鄂豫皖根据地创始人之一,曾任河南省委顾问的革命前辈戴季英在年5月接受新县革命史采编组的访问时说:“《八月桂花遍地开》、《红旗扯起来》……当时就唱过,这支歌是柴山保当地人作的。是谁作的,不知道,不是从外地传来的。那时因为要复写、油印搜来的歌,我们特委几个人都亲自看看改改。我和曹学楷、戴克敏、郑位三等都参加修改过。”

来源:《红色的土地英雄的人民》

总策划:尹建平

策划:刘万金吴向阳

责编:孔德勇洪涛

投稿邮箱:xx7shi

.







































白癜风吃什么药最好
中科与白癜风患者同在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candycc.com/ghtx/ghtx/166544810.html
------分隔线----------------------------